交互设计师的纠结有时候挺惹人讨厌的,大量的口水浪费在小的细节上了,有时候我也会告诫自己,要着眼大局分清主次,一些小的细节干脆就不要太纠结了,可是我又相信,好的交互设计师一定要对细节有一针见血的判断力,不疯魔不成活,不纠结出不来好设计。
一、一个案例的反思
这里想聊聊腾讯微博iPhone新版的一个设计细节。
事件起源于我们的一个设计师提供了一个新版的视觉设计方案,整体很大气,可是有一个地方别扭,他把选中的标签栏暗掉了,未选中的标签栏高亮了,我说是不是反了?他说没反啊,腾讯微博就是这样的。于是我去看了新版腾讯微博,竟然真是这样。
图1 腾讯微博的标签栏
那么,让我们从以下三个角度看看,这样做到底对不对:
1.HIG怎么说?
那么让我们来对比一样IOS系统的标签栏的样式:
图2 系统的标签栏样式
iOS Human Interface Guidline里有对于Tab Bar的行为有这样一句话的描述“When users select a tab, such as Search in YouTube, the tab’s background lightens and its image is highlighted”,选中的标签栏背景亮起,图标高亮。
2.其他应用怎么做的?
既然是微博,对比一下其他微博客户端,有哪个是选中状态的标签暗掉的?
图3 其他微博类客户端
再对比一下其他的优秀客户端的设计,有哪个选中的标签是暗掉的?
图4 其他优秀客户端
再对比一下Web端的标签模式,有哪个是选中的标签暗掉的?
图5 Web版的一些标签设计
3.用户怎么理解的?
于是我到腾讯微博上反馈了意见,看到了有些人跟我一样纠结了,包括麦田老师,但也有些人还是觉得这里可以接受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种:
- “这里用补色来标注选中状态,表示不可点,其他的是可点的,所以高亮”
- “等你选的当然高亮,不需要再选的当然暗啦”
- “明暗比例1:4,应该能分辨出来哪个是选中的,只要不是1:1就行,用户能理解就行”
- “谁规定的?用户能理解就行呗”

- The active pane is the pane that is currently being shown; it is paired with the active tab control. The pane that is displayed immediately when the web page first loads is the default active pane.
- Inactive panes (not shown in the illustration) are the panes that are currently not being shown. An inactive pane becomes the active pane when its tab control is clicked

二、标签栏的设计原则
1. 处于选中状态的标签栏要高亮,用以标识活动状态
程序启动时,优先加载的内容肯定是选中状态的标签页的内容。选中状态的标签要处于视觉上的活动状态。
2. 标签的数量不要多于5个,如果太多就放在more里


3. 标签是用来做模块切换的,而不是操作入口
如果是想提供对当前页面元素的操作,可以使用工具栏,而不是标签栏,标签是对内容模块的平级切换。当然现在比较流行把重要操作放在标签栏的某个位置上,如一系列的拍照应用,都把拍照放在标签栏中间,做了一个差异化的样式设计,也是可以参考的。
4. 可以用红色气泡或其他形象来在标签栏上标识新消息
当有新消息到达是,可以在标签栏上用数字气泡或者其他形式给予提醒。
图9 标签栏上的新消息提醒
5. 如果图标的表意性不够好的话,一定要用图标加文字来表达标签内容
6. 如果你的操作产生标签切换,不要直接跳转,而是给予视觉引导

三、关于标签栏的设计模式库
来源:http://elya.cc/blog/2011/08/20/tab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