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针对谷歌为何关闭谷歌Reader这一问题,Reader前产品经理布莱恩·施(Brian Shih)今天在问答网站Quora上做了回答,称Reader之死是为了给Google+等社交产品让位。
施指出,谷歌关闭Reader与营收和运营成本没有一点关系,因为Reader从不直接带来收益,牟利也并非该产品创建的宗旨。
施表示,其实Reader早在他还在谷歌担任产品经理时就不被认可,Reader团队曾数次面临放弃Reader而去开发其它社交产品的危险。在谷歌2008年、2009年和2010年分别推出OpenSocial、Buzz和Google+时,Reader团队曾三次面临被取缔的命运。
施指出,到2010年,尽管多数工程师都反对加入Google+团队,但谷歌决意关闭Reader的态度越来越坚决。他认为比较讽刺的是,谷歌之所以总是让Reader团队去开发其它社交产品,是因为Reader团队确实理解社交服务。多年来,Reader团队掌握了大量的社交功能设计方面的经验,并把这些经验带到了谷歌其它多款社交产品中。
施在回答中怀疑,Reader之所以能够继续存活一段时间,是因为谷歌相信它仍然是一个实用的Google+内容源,因为Reader用户总是消费大量内容,很多用户还筛选并分享其中的大部分内容,这能为Google+增加分享量。
但是,当谷歌把Reader的分享功能搬移到Google+后,施就意识到Reader的使用量将大幅下滑,尤其是分享量将急剧下滑。自从Reader改版后,分享功能就完全消失了。尽管谷歌随后对用户界面做了大量改进,但分享功能再也没恢复(包括分享到Google+的道路也被阻塞了)。
施总结道,由于对Google+的贡献越来越小,Reader的生存空间就变得越来越小了。最近几年谷歌把社交作为了发展重点,任何与此不相干的业务都难免被列入大清扫的名单。
施个人认为Reader等服务仍然具有很大的价值。特别是在当今这个信息和信息源双双过剩的时代,它们的价值尤其巨大。但是,他表示在谷歌的眼中,Reader仅仅是一款RSS阅读器而已,不具备充足的成长空间。
本文编译自quora
(朱飞)